電 話:135-8498-4787
QQ:319603185
郵箱: cs@key-way.com
地址:蘇州市干將東路178號蘇州自主創新廣場3號樓301室
專精特新小巨人的政策意義
近年來,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工作取得了驚人的發展,從2019年*一批認定的248家到2021年*三批的2930家,可見“專精特新”的重大意義。智多星整理了相關資料,給大家分享一下專精特新小巨人的政策意義,一起往下看看對你有沒有幫助吧。
1.扶持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
近年來,我國堅持擴大開放,不斷出臺政策促進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2019年4月,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堅持不懈支持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專門就支持中小企業對外合作與交流提出一系列舉措;2019年11月,黨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中小企業應走“專精特新”國際化道路。
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國際化道路的作用在于:
(1)有利于中小企業提高抵御風險能力,減少貿易摩擦、新冠疫情等突發情況對企業造成的影響;
(2)有利于中小企業擴大市場份額,提高企業效益;
(3)有利于中小企業走差異化成長道路,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贏得長期市場競爭優勢。
2.引導中小企業創新,提高中小企業素質
中小企業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是我國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中小企業的問題也是民生問題。
2010年,由于四萬億政策的后續效應,基建、地產的上游傳統領域企業快速增加。而2011年宏觀經濟環境轉頭向下,中小企業生存環境變差,很多企業難以存活。在這個背景下提出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本質上是引導中小企業向創新領域發展。
此后,“專精特新”一詞也常在中小企業發展規劃中出現。加強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培育和支持,不斷提高“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數量和比重,成為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一個目標。
3.服務于補鏈強鏈,解決卡脖子問題
“專精特新”小巨人的重點領域中提出,應優先聚焦制造業短板弱項,符合《工業“四基”發展目錄》所列重點領域;或符合制造強國戰略十大重點產業領域;或屬于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及關鍵領域“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產品;或圍繞重點產業鏈開展關鍵基礎技術和產品的產業化攻關;或屬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創新產品。同時,730政治局會議也將“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與補鏈強鏈、“卡脖子”聯系到一起,可見,當前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的目的上升至制造業強鏈補鏈的高度。
4.完善中小企業的培育梯次
當前,我國對中小企業的培育已經形成“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培育企業—省市級專精特新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的中小企業培育梯次,“專精特新”、“專精特新小巨人”均是重要一環。當前,我國約有4000萬家中小企業,11.3萬家專精特新培育企業、4萬多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76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96家單項**企業。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峰論壇透露,“十四五”期間,工信部將培育孵化帶動百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培育10萬家省級的專精特新企業,1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00家單項**企業。
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可登陸智為銘略官網,官方網址http://www.zjyatesilk.cn/,專業的創新創業政策扶持專家,智為銘略10余年專注企業服務,秉著專業、規范、認真、負責的態度,打造*致科技咨詢服務。
相關文章:
2021年江蘇省*三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報方式【智為銘略】
[上一個產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認定條件標準] [下一個產品:2025年蘇錫常首臺(套)重大裝備認定申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