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 話:135-8498-4787
QQ:319603185
郵箱: cs@key-way.com
地址:蘇州市干將東路178號蘇州自主創新廣場3號樓301室
蘇州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務風險的防范
財政部、稅務總局、科技部《關于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財稅〔2017〕34號)規定:
科技型中小企業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其他政策口徑按照《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科技部關于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9號,以下簡稱“119號文”)規定執行。
119號文明確規定,“稅務部門應加強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的后續管理,定期開展核查,年度核查面不得低于20%”。換句話說,就是5年內企業必須接受一次研發加計扣除的后續核查——秋后算賬。
稅務部門簡政放權以后,研發支出加計扣除不再需要事前審批,本次《關于印發《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辦法》的通知》(國科發政〔2017〕115號)更是把資格認定都下放到——企業自主評價。政府雖然是把主動權交到了企業手上,但是如果企業內部控制不好,用不好這些優惠政策或對優惠政策理解有誤,在稅務部門的后續核查中可能就面臨稅務風險:政策“紅包”可能就變成了滯納金、罰款等處罰的“陷阱”——弄不好,你就是在給企業挖坑!
因此,企業必須高度重視研發支出新政后期的稅務風險,而企業要防范風險*好的辦法就是強化企業內部控制。
一、建立健全企業研發活動的內控制度可為稅務核查提供必要保證
稅務部門對研發支出加計扣除的后續核查,*一要核查的就是企業研發項目的真實性,而企業要證明自己研發項目的真實性就是研發活動留下的各種文件。一個規范的企業,建立一套規范的內控制度,必然會留下規范的活動軌跡,自然容易取得稅務局核查的認可。
企業可以也應該根據《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10號——研究與開發》等規定,結合企業實際制定一系列涉及到研發活動的內控制度。
二、規范研發項目的立項管理
企業研發不能是盲目的,應與企業戰略緊密結合,與企業戰略保持高度一致,以達到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公司發展戰略。
1、企業的研發項目來源
一般有以下幾種來源:
A.企業戰略發展規劃或企業創新戰略發展規劃確立研發主題或方向;
B.企業市場營銷部門的市場調研,包含競爭對手的產品及研發情況和客戶的需求等;
C.政府或其他單位的委托;
D.技術研發的技術情報研究等。
2、研發項目立項前調研
在研發項目立項前,技術研發部門須進行項目立項調研。項目立項調研的主要任務包括:
A.論證該項目領域技術(或產品)的技術發展方向和動向;
B.論證該項目領域技術(或產品)的市場動態及公司研發該項目的技術優勢;
C.論證發展該項目技術(或產品)的資源(含物資、能源、設備、外協配套等)條件可行性。
3、編制研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在立項調研結束后,技術研發部門須編制和提供立項可行性研究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內容應包括以下內容:
A.項目概況,國內外同類研究情況和技術水平;
B.市場需求,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分析;
C.主要研究內容、技術關鍵;
D.預期目標,要達到的技術經濟指標和專利申報情況,科研成果的生產或應用方向等;
E.已有條件分析,包括現有的技術基礎、知識產權擁有、科研手段、人才儲備等情況;
F.實施方案及進度安排計劃;
G.項目預算及其經費來源;
H.項目預計主要參與人員及其簡歷。
企業應組成研發項目立項評估委員會,成員由公司技術、生產、營銷、質量、設備、財務、人力資源等方面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必要時可邀請企業外部專家參加。
研發項目立項評估委員會負責對技術研發部門提交的立項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評估,技術研發部門報告編制人或項目技術負責人應參會陳述和答辯;經評估后做出可行或不可行的意見,參會人員在評估意見書上簽字確認。
三、規范研發項目的立項審批
經評估可行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技術研發部門及時提交立項申請。根據項目預算金額的大小,按企業分級授權管理制度分別提交總經理辦公會或董事會(或類似權利機構)審批。
經審批通過的立項申請,企業及時下達立項批復,明確項目預算,組成研發項目小組,指定項目小組負責人和配備合適項目小組成員等。
項目小組負責人憑立項批復在財務部門辦理項目費用預算申請;財務部門首先在年度的研發費用中安排保證,如超出本年度預算則向預算委員會提交預算變更申請,預算委員會予以優先保證。
如研發項目全部或部分需要委托外單位承擔的,技術研發部門應當通過招標、協議等方式確定受托單位或合作單位,簽訂外包合同,約定研究成果的知識產權歸屬、研究進度和質量標準等。研發外包合同審批按企業相關內控制度執行。
四、規范研發項目的跟蹤監督與成果驗收
企業總工程師(技術總監)、技術中心主任等應當跟蹤項目進展情況,項目小組負責人有責任定期或不定期向總工程師(技術總監)、技術中心主任等匯報進展情況。
項目小組每月應編制項目進展情況表,由技術中心主任、總工程師(技術總監)簽字審核報財務部門,財務部門據此辦理研發支出的預算控制、會計核算等。
人力資源部做好項目研究開發期間的項目組成人員的績效考核;內部審計部門做好項目研究開發期間的審計監督工作。
企業所有的立項研發項目都必須進行驗收。企業內部立項的研發項目可以組成以總工程師(技術總監)為組長的驗收小組,成員由企業技術、生產、營銷、質量、設備、財務、人力資源、審計等專業人員組成,同時也可以邀請外部專家的加入。必要時可以委托外部相關機構對研究成果進行評審或科技成果鑒定。政府部門立項的研發項目,應按照政府部門的要求進行項目驗收。企業外包的研發項目或企業接受外部委托的研發項目,按照雙方的約定進行驗收。
在進行評審驗收或科技成果鑒定前,應先進行專利申請或知識產權登記等保護工作。專利申請受理書、專利證書或版權登記書等可以很好地證明研發項目。
五、規范研發支出的核算管理和文檔保管工作
119號文對于研發支出的會計核算除了不再要求“專賬”核算外,其余的要求與原政策基本一致,仍然要求會計核算健全,對研發費用和生產經營費用分別核算,準確、合理歸集各項費用支出,否則不得加計扣除或稅務機關有權調整。因此,企業必須規范研發支出的核算管理,否則等到稅務機關核查時來調整的話,企業必然會遭受補稅、滯納金、罰款等處罰。
1、明確規范企業研發支出加計扣除的范圍
企業應該對照119號文,及時調整和規范企業可以加計扣除的范圍。對于可以加計扣除的費用及時在輔助賬上進行歸集。對于不能加計扣除的項目或費用,會計核算上雖然計入了“研發支出”的,在稅務申報時必須按照119號的規定進行調整,剔除不能加計扣除的部分。
2、合理、審慎地使用輔助賬歸集,必要時使用“專賬”與“輔助賬”相結合來歸集研發費用
119號文明確規定,企業應對研發費用和生產經營費用分別核算,準確、合理歸集各項費用支出,對劃分不清的,不得實行加計扣除。
同時,119號文又降低了對研發支出會計核算的要求,可以使用輔助賬進行歸集,不再強調“專賬”核算。但是,輔助賬作為一種備查賬有其自身的先天不足,如果全部依靠輔助賬可能就不能達到119號文要求的“分別核算”要求,尤其是容易與生產經營混淆的支出。
對于容易與生產經營混淆的支出,企業應從源頭加以控制,且一定分開核算。比如,研發項目領用原輔材料與生產領用原輔材料很容易混淆,就必須從領料的環節分開,包括領料人、領料部門、用途等分開,會計核算時會計科目的使用也須分開,而不能將二者混在一起核算僅僅是在輔助賬上做簡單的登記和歸集,避免后期稅務部門認定為企業未“分別核算”。
3、明確企業各職能部門在研發支出加計扣除工作中的相關職責
除前面提到的研發項目立項、驗收等工作外,企業還應明確相關部門在研發支出加計扣除工作的職責。
1.研發部門的職責
(1)研發小組應登記研究開發項目費用支出臺賬,并與財務部門進行定期對賬。
(2)研發項目的采購申請、材料領用和費用報銷等,應在相關采購申請單、領料單和費用報銷單上注明研發項目名稱或編號。
(3)研發項目涉及試生產安排的,應詳細記錄用工工時或用工工資支出情況,并報人力資源部門和財務部門以便進行單獨核算。
(4)涉及與生產經營部門共用設備、儀器的,應提供使用情況說明及使用工時等。
2.人力資源部門的職責:
(1)按照研發項目小組成員名單向財務部門提供單列的工資匯總表、明細表。
(2)按照研發項目小組成員名單向財務部門提供單列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匯總表、明細表。
(3)向財務部門提供專門針對研發項目而發生的未納入工資表的獎金、津貼、補貼等費用明細清單。
(4)有外聘研發人員的,按照研發項目小組的向財務部門提供勞務費用支出及聘用協議副本。
3.財務部門的職責:
(1)做好研發加計扣除后期核查的文件檔案管理工作。
(2)嚴格按照會計準則進行研發支出的會計核算,“專賬”與“輔助賬”相結合,分別歸集各項目的研發費用列支情況。
(3) 編制研發項目費用發生情況歸集表。該表119號文未做要求,但是從企業財務管理角度出發還是有必要的,只是歸集表的格式與內容應該按照119號文進行修改。
(4)在年度終了進行所得稅年度申報和匯算清繳時,按稅法規定計算研發支出的加計扣除金額,并辦理相關申報事宜。
(5)及時收集研發支出加計扣除涉及的資料并整理歸檔:項目前期調研報告、項目可研報告、項目立項申請、項目立項批復、項目計劃書、組織編制文件(責任人、崗位、職責)和專業人員名單、項目費用預算、項目相關的合同或協議、項目費用發生情況歸集表、項目效用情況說明書或研究成果報告、項目專利申請受理書或專利證書、項目版權登記證、項目鑒定意見書、項目科技成果鑒定、項目驗收報告等。
上述資料可能各企業名稱不一致,但是與研發項目相關的資料財務部門一定要專人專門收集并按項目進行歸檔,妥善保管,以備稅務機關的后期核查。
通過以上手段強化研發項目的內部控制后,企業就可以放心地好好享用這優惠政策的“大紅包”,稅務風險自然就大大降低!
相關文章:
蘇州項目咨詢服務公司告訴你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形成無形資產加計扣除的規定解讀
[上一個產品:蘇州市項目輔導公司解析關于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歸集范圍相關問題] [下一個產品: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工業母機企業清單制定工作相關事項]